冯骥才莅潮调研时感叹 “潮州文化浓得化不开”

冯骥才莅潮调研时感叹 

“潮州文化浓得化不开” 


冯骥才在辜柳希木雕工作室了解木雕工艺。冯骥 本报记者 庄园 摄


  本报讯 (记者 郑媛 李欢欢)著名文化学者、才莅潮调潮州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感叹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近日莅潮,文化就进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冯骥传承、保护与发展,才莅潮调潮州提高潮州在全国的感叹知名度和影响力,擦亮“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的文化称号,在潮州开展调研考察古村落保护利用、冯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工作。才莅潮调潮州

  10月26日,感叹冯骥才一行先后到龙湖古寨的文化直街、阿婆祠、冯骥方伯第等文物景点考察,才莅潮调潮州他们一路走一路看,感叹详细了解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情况。在方伯第文物景点,墙上的人物戏屏、动植物、山景等主题的壁画引起冯骥才的关注,他建议,要对这些壁画进行保护,“可以用玻璃给罩起来,减少人为破坏,并且留有一条缝隙,防止发霉,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在潮州嵌瓷博物馆,冯骥才一行参观了馆内国家嵌瓷非遗传承人卢芝高的嵌瓷作品,这些嵌瓷的制作工艺是用灰塑造型,彩瓷片替代颜料嵌贴上色,以圆嵌、浮嵌和平嵌为主要形式。冯骥才详细了解嵌瓷作品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他说,嵌瓷就是潮州民间艺术的“一大宝”,是重要的名片,一定要分外重视,要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及培养。

  大吴泥塑博物馆藏有泥塑作品500多件,他们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古典小说里面的人物、情节或场景。冯骥才一行参观了大吴泥塑博物馆和吴光让大吴泥塑工作室,他表示,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好,传承好,保护好。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吴光让在其工作室展示了大吴泥塑的制作过程。冯骥才还题字“女娲在民间”,给予大吴泥塑手工艺者高度评价。

  27日,在杨坚平非遗传统工艺博物馆,馆内陈列有潮州木雕、潮绣、潮州剪纸、金漆画、浮洋泥塑、潮州抽纱、枫溪通花瓷等品类,独一无二的技艺特色让大家大饱眼福。冯骥才建议,可以从潮州工艺美术中选取一个或者两个最能体现潮州文化特点的工艺品种设计成城市形象标识。“说起潮州,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通雕,特别是虾蟹篓,这是木雕一绝,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28日,冯骥才一行在开元寺听取关于各大殿堂的介绍,他向开元寺赠送了“佛境无涯”四字墨宝以示留念。

  在市抽纱公司,冯骥才了解潮州抽纱制作的过程,近距离欣赏抽纱艺术精品后,不禁感叹“潮州抽纱不可思议”。在看到数万册抽纱图稿资料时称,这样的遗产非常珍贵。

  在潮期间,冯骥才一行还参观了从熙公祠、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李淑英刺绣工作室、载阳茶馆、广济桥、谢金英潮彩工作室、辜柳希木雕工作室等,参观团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并拍照留念。

  “这几天参观下来,潮州文化给我的感觉是,浓得化不开。”冯骥才有感而发。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文森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