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家园(2023年11月5日)

tqb2023110504.jpg

“演员和观众是湾韵戏曲传承的核心”

——专访“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
中青年英才”、珠海文艺名家琼霞

珠海文艺界又传来喜讯。园年月日近日,湾韵由珠海市文艺名家、园年月日国家一级演员、湾韵“梅花奖”获得者、园年月日红线女关门弟子琼霞主演的湾韵新编红派现代粤剧小戏《家访》、传统红派粤剧折子戏《思凡》,园年月日获选参加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举办的湾韵首批全国戏曲演员(生、旦)会演。园年月日琼霞在348个地方剧种旦行中脱颖而出,湾韵作为唯一入围的园年月日广东旦行代表进入旦行二十强,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湾韵“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中青年英才”荣誉。

目前,园年月日第三届珠海艺术节仍在火热继续,湾韵作为珠海市文艺名家,琼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享了近期在全国会演中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粤剧传承发展的见解。

谈表演:
要在传统表演基础上有现代审美意识

“全国戏曲演员要在348个地方剧种的旦行中进行比拼,最后拼出20强,而且只有一级演员才能申报,所以全都是精英同台比拼。”在昆山参加会演过程中,琼霞深感竞争激烈,如“神仙打架”。对此次表演选取的两个作品,她也有多重考量。

在琼霞看来,《思凡》的表演难度大,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不仅考验演员“唱”“念”“做”的功力,更考验演员在台上的气场。她认为,《思凡》能代表红派粤剧,也能突出其个人表演艺术,是塑造人物能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戏。

“从《思凡》的演变能看出粤剧的发展过程。”琼霞表示,《思凡》原先是学习昆曲用官话来唱念表演,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语言限制,后来前辈把粤剧版的官话改成粤语,但是唱词还保留昆曲原来的唱词,也很明显保留着昆曲的音乐韵味,因此难度不言而喻。

《家访》则是一个时长为40分钟的现代戏,“它代表了红派唱腔艺术,也代表我个人唱腔艺术的一种创新。”琼霞坦言,在现代戏表演当中,除了要贴近生活,还需要在传统表演基础上有现代审美的意识,既要守住戏曲表演的本体,又要有符合角色的相应技巧。

04tqb1105004_001_03_b.jpg

在琼霞看来,传统戏可见演员的传承能力,现代戏则代表演员的时代审美。经过几番考虑,她决定在会演中呈现出最大的反差:“所以表演了非常传统的《思凡》和极具创新性的《家访》。”

谈获奖:
激励自己继续在戏曲领域深耕细作

对于琼霞而言,获得“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中青年英才”荣誉,是对戏曲演员个人能力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意味着要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她表示:“能代表珠海和全国的戏曲精英会聚一堂进行交流,那一刻我同样感受到珠海的文化强盛,这也是我作为珠海文艺人在全国戏曲演员中去竞争并获得殊荣的强大底气。”

琼霞坦言,虽然这是个人奖项,但实质上更是珠海打造“湾区文艺之都”的人才高地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成果。

“这也激励我继续在戏曲领域中深耕细作,继续精益求精,努力攀登艺术的高峰,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同时承担起粤剧传承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琼霞表示,荣誉赋予了她更大的动力和信心,也让她深刻明白,自己依然要在戏曲表演领域继续奋斗,“既然证明我有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觉得自己在表演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探讨,提升表演水平和艺术修养。”

谈发展:
需要优秀的演员和高素质的观众

“如果没有演员了,那传承肯定就没有了,有演员才会有观众。”琼霞认为,戏曲传承的核心必定是演员和观众,而戏曲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演员和高素质的观众。她认为,粤剧艺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文化里颇具代表性的艺术载体,若在珠海能做好粤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提升珠海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她希望未来可以在多方支持下,打造一个粤剧流派传承中心,邀请各大艺术家流派的领军人物到珠海开展粤剧流派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可以实现流派艺术的研究教育和展演展示。

对于粤剧走进校园和社区,琼霞认为,此举既能发现人才,又能培养人才,“把大家引领到专业的学校里,通过培训,让他们懂得中国戏曲的审美,了解粤剧这门艺术,成为资深粤剧爱好者,粤剧将得到更好的传承。”

高栏浪

□ 林小兵

说起高栏港的浪,就不得不提飞沙滩的浪。

作为高栏港为数不多的一处旅游景点,飞沙滩长期以来以其松软明亮的沙子以及质地清澈的海水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数百米长的飞沙滩两边青山相抱,怪石林立,每逢雨过天晴,飘渺的白雾像轻纱般缠绵在半山间。海浪从海平线滚滚而来,打在岸边的礁石上,浪花便碎玉似地乱溅开来。那溅起的水花,远远望去像极了一簇簇盛开的白梅。

夏日,我来到这里,沙滩上炙热的沙子让人不由得加快了步伐,朝着海的方向走去。很快,当沙滩上的湿润开始漫延开来,便会有海浪不断地涌过来亲吻你的脚,那是一种凉凉的、痒痒的感觉。在这里,你能领略到大海独特的气息,它就像一双柔软的手,在这个炎热的盛夏抚摸着你。那一刻,我踏着浪,闭上了双眼,张开了双臂,尽情地享受着海的拥抱。

事实上,如今偌大的高栏岛,若想再找一片踏浪的沙滩已经不容易了。几年前我刚到这里的时候,闲暇之时总喜欢寻找一些陌生的跑步路线。一次偶然机会,我从单位营区出发,沿着岛上一条狭窄的公路前进。跑着跑着,转过一处山坳,眼前却豁然开朗。这条路到了海边后蜿蜒向前,一边是海水,另一边则是被人为开辟后留下的悬崖峭壁。这条路建成应该没有多久,沥青的路面凸显出它的干净、平整,从空中俯瞰,如同一条悬空而造的玉带。此刻,我听到了脚下不远处那涌动而起的波涛声,不禁停下脚步来细细观望。

秋日,我来到这里,海水已开始泛黄。不同于夏日里的蔚蓝,这个季节高栏港的海浪是浑浊的。那翻滚的波浪快到岸边时,就迫不及待地撞击路基下面的石头,激起无数浪花。风里渐见凉意,但这样的天气对于跑步来说却是黄金时间。于是我迈开步子继续向前,那飘荡在空气中略带腥味的小水珠,瞬间给大汗淋漓的身体带来了难得的惬意。

季节更迭,大自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通常是不一样的景观。记得有一年的夏季,台风来得特别早。那天是周末,刚好轮到我驻岛值班,天气预报说台风将在傍晚的时候在珠三角一带登陆。午后,我和同事到港区码头作最后一次巡查。我们驾驶着车子在码头上疾驰,但见天空中阴云密布,豆大的雨滴拍打着车窗。当我的视线转往海上时,眼前的情景让人不由得瞠目。那平日里温顺平和的大海此刻竟显得格外陌生,海平面明显上升了许多,海水则显得狂躁不安,波涛一浪紧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它们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一个浪头冲向码头,另一个浪头又紧跟着冲了过来。它们好像在和码头搏斗,疯狂地发起猛攻,猛烈地拍打着码头的护栏,直至在风中散落成齑粉。海在呼啸,风在怒吼,风借浪势,浪趁风威,那个午后,高栏岛的海边奏响了让人难忘的“交响曲”。

在这样恶劣天气下激烈翻滚的波浪,在这一地区一直都存在着,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这一点,可以在宝镜湾得到验证。

宝镜湾,是高栏岛东南方向一处静谧的海湾。因为工作原因,我曾无数次经过这里。沿着风猛鹰山拾级而上,不一会儿就到达了摩崖石刻遗址。这是一处发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存,是珠海目前仅有的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专家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此地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先民生活,在位于山腰处一个石洞的崖壁之上,赫然刻画着面积庞大、笔划精美、内容丰富的图案。考古专家们从这里解读到先民日常活动、出海捕鱼、庆祝胜利等信息。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高栏岛数千年来便是人类居住发展、生生不息的一片热土。有学者称,若要研究岭南地区的海洋文明,高栏岛宝镜湾摩崖石刻遗址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话题。想来,在高栏岛的浪涛声中,从古至今都有精彩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更多时候,我在目睹那些出入境船舶进出港之时若有所思。那一艘艘满载着集装箱的外轮从高栏港启航出发将驶向世界各地,那一条条装载着石油天然气货品的巨轮缓缓靠泊高栏港码头,从白天到深夜,每一天,高栏港货如轮转。产业链条日臻完善,增长势头迅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重化产业基地、环保能源基地、现代港口物流交通枢纽,成了这里发展的目标。

秋风阵阵,汽笛声声,高栏港出入境船舶南来北往、热闹非凡,那轮船进出港时在海面上犁开的朵朵浪花,此刻成了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秋盼

□ 李令飞

光照进屋里,给昏暗的卧室平添了一片亮,落地窗帘的零穗,拉长了身影,被明晃晃地印在了地板上。风擦着窗隙边溜进了屋,室内的燥瞬间褪去了不少,倒泛起了丝丝凉意。

铃声骤然响起,惊扰了晌午的沉睡,闷热紧贴着后背,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纷杂世事涌入脑海,恍若漆黑夜空一闪而过的璀璨流星。

梦里,我又回到了儿时,三尺高的玉兰树伸到了顶楼阳台,弥漫着清新甜美的香气。我踮着脚尖,伸出稚嫩的小手,用力拖拽含苞欲放的玉兰花,摇晃间,小小白白的花儿落入了手中。细数手心里无瑕的花瓣,清晰可见。入夜,放在枕边,幽幽开放,梦中馨香无数。

这样的梦做了无数次,醒来,季节却总是在秋。

“若白驹之过隙”。秋在哪儿?我抬头,四处张望。会在孩童鼓鼓的背包里么,还是躲在蝴蝶的翅膀上跳舞?我虚捞了一把,使劲攥了攥,护在怀中,它却只是轻轻一转,跳脱了出去。“你要去哪儿?”它笑着,不语,奔向蓝的天。

你问我秋是什么颜色,我说是五彩斑斓的。寒风朔朔中,树叶搭起了展台,像是画家的调色板,不小心被打翻在地,却渲染出绚烂明媚的画。枫叶的红和银杏的黄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视野的主色调,只剩下那一抹绿,悄悄渗入了南方地界,繁衍出鸟语花香葱茏翠绿,蓝天白云碧海白沙。

你问我秋是什么味道,我说是香甜的。十月向北,红果绿梨金柿紫提,带着丰收的喜悦争先恐后地上了市,积攒了大半年的努力,迫不及待地让人们品尝和分享。南方四季有果,金秋依旧丰盈如常,硕果累累,波澜不惊地按着顺序登台亮相罢了。

南北的秋总归是不同的。对于最南边的港口城市,秋就是千里迢迢送来的那份心意,抚慰了酷暑,温暖了冬意,藏在明晃晃的果实里,蹦跳在山山水水的脉搏间。

伟岸的榕树长须低垂,树荫蔽日,却在不经意间,抖落出几片青黄的叶子,悄无声息地飘落在干净的柏油路上。很快,像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空调被,温暖了那一片冰冷的地面。

蟋蟀在洞里爬进爬出,不停地推出蓬松的泥土,它望着泥土呆愣着,想着坍塌之前如何多找些露水来坚实它的窝,毕竟,干燥让它浑身不舒服还有可能因此没了家。

一只家猫站在车头,举着白爪子不停地搓着脸,偶尔停下来,伸出淡粉色的小舌头舔舔手臂。我小心走过去,猫停下了动作,路灯下的猫眼,折射出绿莹莹的警觉,我再往前,它纵身跃出,只留下零星的碎毛和几只散乱的梅花印。

夏季的晚风钻入秋的领口,像爆熟的豆荚,挤压不出更多的湿润。裹不住的寒意,丝丝缕缕地向外冒,酉时的天已经黑了下来,不同于夏日里不知疲倦俯照大地的夕阳,那一抹金色早已挂不住地平线,掉了下去。蚊子在低空中不知疲倦地转着圈,伺机抢一口不知能否到嘴的人血。

偶尔下雨了,仿佛这才是秋必不可少的角色。像云层之上被谁突兀地撒了一把糖,阴沉的天空兜不住了,宣泄在树上、地上、行人身上,一切都变成湿漉漉的了。听着窗外屋檐滴答的雨滴声,偶尔夹杂着风的呜咽声,人无端地变得懒洋洋起来,心,也随之空白一片。短裙和夹克交错闪现,眼下的时节就是这样困惑不安举棋不定。

秋,就这样娉婷袅娜地走进了冬,带起一色儿绿,停靠在了这里。

立冬辞

——想念一缕炊烟

□ 沈贵芳

暮色和清风从远山外踩点而来

这缕摇摇晃晃的炊烟

先于所有的人到达这里

它比岁月更老

比谁的呼唤更缱绻

不紧不慢地延伸

 

秸秆在记忆里燃烧

砂土路一样粗砺的童年

每个角落都长满母亲吆喝的乳名

我的外婆

在立冬的黄昏扛来甜润的甘蔗

我的先祖

用一生的时间重回这缕轻烟

 

我用半瓶米酒将杯子斟满

另外的半瓶

蘸着袅袅腾空的炊烟

和五花肉喷香的炣饭

一起奔跑在祭祖的路上

晚来天欲冷,能饮一杯无

站在时光的河岸边

我接住深秋最后一片落叶

 
晚秋

□ 贺红岩

季节的脚步

向着立冬迈进

大地的草木

在秋风萧瑟中渐渐枯萎

 

秋叶落

草地黄

顺着秋风的方向

草木弯下轮回的身躯

 

极目瞭望

旷野苍茫

漂泊大地的秋菊

绽放一抹金黄

 

大地的生命

蛰伏在泥土之下

等待春风吹拂

蓬勃出一片绿色的海洋

89274916094764808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