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三师共管”,打通家庭医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南方网讯 近日,三师共管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家庭家庭以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卫生院为试点,病床打造“三师共管”家庭病床服务模式,打通为居民提供周到、医生便捷的服务医疗护理服务。

  据了解,最后“三师共管”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公里通过上门为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三师共管建床、家庭家庭制定治疗护理方案、病床定期巡诊,打通开展护理指导和健康宣教等,医生实现“多对一”服务,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更便捷、最后完善的医疗服务。

  服务创新办实事 打造“三师共管”家庭病床服务模式

  46岁的梁姐是一位二孩妈妈,2022年6月因脑出血在大医院做手术,经过积极康复治疗仍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其丈夫需要上班。由年迈的父母承担了梁姐日常饮食起居。

  “梁姐的父母于2023年8月帮她申请人和镇卫生院的家庭病床服务,由我们提供医师、护师、康复师的‘多对一’家庭病床服务,为梁姐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和耐心的引导。”人和镇卫生院医生朱森伟负责梁姐家庭病床服务,他介绍,目前梁姐已恢复到可以坐稳并操控轮椅了。

  “有了家庭病床,我们就不用再奔波往返医院做康复理疗。”梁姐的家人表示,“医生们非常耐心,经过三个月的家庭病床治疗,我从她眼里又看到了光,我们的照顾压力也减轻了。”

人和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辖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医疗服务,通讯员供图。

人和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辖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医疗服务,通讯员供图。

  人和镇卫生院通过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模式、优化服务,不断延伸拓展家庭病床服务。2023年以来,已建立家庭病床271张,在管床位103张,90%以上服务对象是60岁以上老年患者。

  人和镇卫生院的“三师共管”家庭病床上门服务,是白云区卫生健康系统践行“四下基层”的一个缩影,也是白云区实施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做好老年人居家康养问题,解决每个家庭护理照顾患病老人的实际困难,是白云区卫生健康系统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为民纾困的重要目标。2023年1至11月,白云区已经建立了家庭病床1846张,较2022年同期增长124%,实现“家庭病床—住院部”二者有机结合和双向转诊,有效打通家庭医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解决病人及居家护理所带来的实际困难,切实为病人及家庭减负。

  医防融合解民忧 提供“防治管康”全生命周期管理

  “6年间先后经历两次脑梗死,经常头晕,四肢也使不上力,走路不稳,耐力很差,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平时长期服用心脑血管药物。”家住人和镇的苏伯已经101岁,由于年龄较大,基础疾病也多。

  人和镇卫生院卫生站管理办公室主任黄泽兵介绍,该院有综合病区、门诊医疗、卫生站等家庭病床特色服务团队,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拓展心电图、腹部超声、心脏彩超等检查项目。该院近期安排了B超医生上门为苏伯进行检查。苏伯家人也反映:“明显看到他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一天天地好转,手脚的活动逐步改善,并且越来越灵活。”

  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患者的同时,会积极进行慢性病管理宣传,为群众提供“防、治、管、康”全生命周期管理。

  家庭病床服务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有赖于前期医院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通过全面摸查家庭病床的人力资源情况、服务情况以及管理质控情况,以居民所需为导向,优化整合团队人力资源、制定优化服务策略;同时拓宽服务项目领域,拓展中医适宜技术在家庭病床中的开展;响应居民需求,新增肿瘤晚期及疾病终末期患者居家安宁缓和疗护项目,尽最大努力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让家庭病床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更便捷、完善的医疗服务。

  此外,人和镇卫生院还在建设“紧密型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中,统筹全镇各村卫生站,积极开展“一元钱看病”服务,大大降低辖区居民尤其是慢病病人医疗费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文/郭珊 

  通讯员/人和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