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500创富榜发布 新质生产力贡献半壁江山

  6月12日,新财新质献半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正式发布。富创富榜发布榜单数据显示,生产山新质生产力主要涉及的力贡TMT(科技、媒体和通信)、壁江医药生物、新财新质献半机械与电气设备、富创富榜发布耐用消费品、生产山能源与环保五大行业合计上榜260名企业家,力贡较5年前增加30%;而他们的壁江持股总市值为5.9万亿元,较5年前增长了80%。新财新质献半创富榜上,富创富榜发布新质生产力已贡献半壁江山。生产山

  AIGC、力贡智能驾驶成青年造富后备行业

  2022年底,壁江基于大模型的ChatGPT问世后引发广泛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迅速成为最火爆的赛道。

  AI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推动算力需求快速增长,作为AI芯片的代表企业,寒武纪也乘着行业东风起飞,市值从2023年初的220亿元一度涨到超过千亿元。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的持股市值则从2021年底的113.7亿元上涨至2023年底的167.2亿元,两年涨幅达到47.1%。陈天石也经历了去年缺席500创富榜后的重新回归,且排名激升至第196位,刷新他此前的名次。

  智能化服务的火,同样烧到了新能源汽车赛道。近期,智能驾驶公司小马智行赴美上市再进一步,证监会在4月22日发布其境外上市备案书。据悉,小马智行主要业务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货运服务、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三部分,2016年成立至今,小马智行先后获得过9轮融资,估值现已超过80亿美元。其创始人楼天城2024年第五次入围500创富榜,并首次跻身前200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公司是仅成立一年时间的AI独角兽“月之暗面(Moonshot AI)”,其因国产大模型Kimi火爆出圈,估值报价达到30亿美元,该公司年轻的创始人杨植麟也随之爆红。杨植麟曾透露,未来两到三年,月之暗面将有两大新的里程碑,一是完成真正统一的世界模型,二是在没有人类数据输入的情况下,使AI持续进化。这两大里程碑的达成,无疑将直接提升国产AI大模型的话语权,也将深度影响杨植麟及其90后团队的创富量级。

  在业内,月之暗面与智谱AI、MiniMax、百川智能三家中国AI大模型独角兽合称为“新AI四小龙”。而有意思的是,月之暗面、智谱AI、百川智能的创始人都是清华大学毕业。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目前国内主要AIGC创业公司的高管中,大概九成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学霸”。这一批“学霸”人物的集中入局,无疑将推动中国AI掀起新高潮。

  2024年,AI领域的研发如火如荼。独角兽Anthropic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Claude 3,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和Suno公司发布的文生音乐大模型相继搅动市场。英伟达也发布了超级芯片GB200,满足AI算力需求。未来,青年创业的最大舞台,或就在AI领域,这一先锋赛道也将为青年创业榜贡献更多年轻血液。

  行业创富榜:TMT、医药生物居前二

  5年时间,不同行业创富力有了巨大的分化,从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向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的增长模式,科技、新能源、消费等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富领域。财富榜单显示,从新质生产力主要涉及的TMT、医药生物、机械与电气设备、耐用消费品、能源与环保领域来看,这五大行业合计上榜260名企业家,较5年前(199人)增长30%;而他们的持股总市值为5.9万亿元,较5年前增长了80%。创富榜上,新质生产力已贡献半壁江山。

  从行业分类看,2019年上榜企业家人数前三赛道分别是TMT(80人)、房地产(66人)、综合(60人);2024年,TMT上榜人数再增8位,蝉联榜首,而房地产、综合类上榜人数分别减少了六成、四成,医药生物(64人)、日用消费品(52人)取而代之。

  TMT领域保持强势,在于这一行业始终可以与时俱进,无论风口是互联网,还是智能物联,是元宇宙还是AI大模型,TMT都置身事内。2023年,在英伟达带动下,A股最拉风的概念非AI莫属。光模块三巨头“易中天”直线上涨,将天孚通信邹支农家族、中际旭创王伟修和王晓东父子的持股市值推高至130亿元以上。

  算力需求的大涨,也带来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概念股上涨。通信赛道的润泽科技在全国规划布局56栋数据中心、约29万架机柜。其创始人周超男以201亿元持股市值,新晋榜单第150名。而兼具网游、WEB3.0、元宇宙等多重概念的昆仑万维,亦宣布“All in AGI与AIGC”,其股价暴涨数倍。TMT的创富动能预计还将保持强劲。

  医药生物也是颇具号召力的行业。创富榜上,医药生物企业家已占据64席,仅次于TMT行业,近5年净增了14人。经过漫长的技术积累,中国创新药领域开始爆发。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ce-out(将海外开发权益对外授权)数量,首次超过Licence-in(获得授权),百济神州、君实生物、绿叶制药、亿帆医药等多个创新药企也在2023年相继获得美国FDA新药审批上市,直接印证了本土新药研发实力。

  创新药企代表百利天恒表示,2023年12月,百利天恒与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就自主研发的一款双抗ADC抗肿瘤新药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总交易额创下中国纪录。百利天恒披露的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百利天恒营收55亿元,是2023年全年营收的10倍,而净利润也达到了50亿元。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今年以417亿元持股市值排第63名。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2024年一季度营收也达到53亿元,同比增长89%,按此增速,百济神州最快将在下个季度超越恒瑞医药。

  医药生物领域,中国创新药企和欧美跨国巨头之间研发投入差异巨大,但本土创新药势能大爆发,让人看到希望和曙光。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