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13年的餐馆毁于洪水,61岁的他决定从头再来

  李静苏怎么也没想到,经营决定在61岁这一年,餐馆他的毁于洪水事业又回到了原点。

  一场洪水,经营决定将他位于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的餐馆河滨农家乐饭店摧毁。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的毁于洪水他和妻子,看着眼前的经营决定狼藉,想到昔日的餐馆红火,还是毁于洪水落泪了。

  “13年的经营决定努力啊!”这位客家汉子心里泛起酸楚,餐馆“亲朋好友一直很关照生意,毁于洪水辜负他们了……”

  然而,还让他没想到的餐馆是,镇村干部、毁于洪水乡贤、义工、亲朋好友很快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场小餐馆的清理与修复行动迅速展开,让李静苏又鼓起了勇气,燃起了希望。

  61岁再出发,一切都不晚!

  4个“勇士”划船救出他们

  6月16日是父亲节,李静苏和朋友们带着孩子约着在店里过节。可当天,雨下个不停,到下午,石窟河的水位已明显上涨。河滨农家乐就在石窟河旁,距离河道只有几米的距离。

  村里开始通知大家带上东西往地势高的地方走,说可能会发大水。朋友们离开后,为了减少损失,夫妻俩分头将店内的物品往二楼搬。

  没过一会儿,水就漫到了楼上,还在快速上涨。李静苏与妻子虽相隔不远,却已无法确认对方安全,只听到她的呼救声。李静苏赶忙游到妻子身边,而洪水来得实在太急太猛,两人困在了原地。

  3小时过去,居委会干部找到了他俩。“喊了4个‘勇士’划船进来,才把我们救出去。”回忆起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李静苏心有余悸。他还记得,离开时,洪水已彻底将二楼“吞噬”。

  晚上11点,两人来到安置点。“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水。”李静苏后来才知道,这是他所在的镇郊村遭遇的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水位一度达到85.6米。

  “13年的心血说没就没”

  6月17日,洪水退去。李静苏回到农家乐发现,小院内的淤泥快没到大腿了。冰柜、空调、厨具全部泡汤,天花板摇摇欲坠,四扇窗户都被冲走。

  “人是活下来了,可13年的心血说没就没……”6月22日下午,回忆起这一幕,李静苏忍不住流泪。

  说这餐馆是他们这些年的最大寄托一点都不为过。此前,他在大城市做餐饮,2011年回到老家,开了河滨农家乐。在亲朋好友的帮衬下,生意越做越红火,已有6个包间、1个中厅和1个大厅。李静苏还将结婚时用的老房子,改成了农家乐的厨房和酒水仓库。

  因为出品好、口碑佳,镇里人办婚宴都喜欢到李静苏店里。近几年,到新铺镇参观游玩的外地游客也会光顾打卡。每到节假日,河滨农家乐都人气爆棚、一位难求。

  每每想到此,再看到如今的境况,李静苏都感到“意难平”:“我们夫妻俩勤勤恳恳,从无到有,如今一切化为乌有,只能坚强,从零开始了。”

  “让这里比以前更漂亮”

  22日午间的烈日灼人,在泥潭中挪步备感吃力,但农家乐内的志愿者们却忙得热火朝天,拿着铲子、水管清理淤泥。他们说,要趁着光线好多干些,入夜后进度就得慢下来。

  李静苏的好友们也赶来了。65岁的张丽与老友们从隔壁镇结伴前来,一连来了4天,一天一干就是12小时。“老李是励志的代名词,我们是他的粉丝。”张丽说,邻里乡亲对老李这些年的投入看在眼里,都为他感到惋惜,但是,“与其心痛不如行动”。梅城的夏沁权也来了,修理水电是他的专长,“几天没见老李,他的头发好像一夜之间白了,我也不好受。”老友就是老友,感同身受。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家乐里的泥浆已见底,大厅内干净清爽,再过几天就能清理完毕。

  然而,这对李静苏而言只是开始,还有大量的重建工作在等着他。

  年过花甲,重新出发晚不晚?

  “不晚!我有信心,让这里比以前更漂亮。”看着前来支援的大伙儿,李静苏眼眶又湿润了。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大家都相信,镬气升腾、拥围而坐的这一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采写】南方+记者 张笛扬 徐勉 陈萍

  【拍摄】南方+记者 吴明 董天健

  【剪辑】卓杰

  【统筹】曹斯 秦文纲 王良珏 张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