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教师离职率逐年增加 “教师”身份有望得到强化

摘要:两年前,教师一名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在其辞职信中写道“世界那么大,公办我想去看看”,教师加身如今,离职率逐“想出去看看”的年增老师在逐年增多,甚至每年的到强七八月已形成了离职高峰。

公办教师离职率逐年增加 “教师”身份有望得到强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两年前,教师一名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在其辞职信中写道“世界那么大,公办我想去看看”,教师加身如今,离职率逐“想出去看看”的年增老师在逐年增多,甚至每年的到强七八月已形成了离职高峰。

暑假前,教师杭州市某区教育局专门向辖区各学校下发了一张辞职调查表,公办对区内教师辞职情况进行摸底,教师加身以便提前做好新学期教师的调配工作。如今,调查结果出来了,数据让相关部门在这样的高温天气直冒凉气,该区教育局称,“我们连着调查了几年,2014年离职38人,2015年36人,2016年到达高峰,有60人辞职。”三年的时间,辞职教师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一直被誉为“铁饭碗”的教师岗位,为何会失去吸引力?教师辞职为何会逐年增多?

“教师离职现象背后的动因千差万别,有的是收入较低造成的心态不佳,有的是工作压力和各种要求过高,这些耗费的是教师的身心资源。有的是政策支持和学校文化、人际关系的不佳,这些是教师缺少工作资源。”上海市教委课程领导力专家组成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离职较为集中的是考试压力比较大的学段,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

吸引力在日益弱化

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何在?平心而论,抛开职业信仰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稳定性强,还有令人艳羡的寒暑假,不过,这部分吸引力在逐渐弱化。

多年前,几年也没见一个辞职的老师。而如今,“我周围辞职的人确实越来越多,去年,我的两个同事辞职了,一个回家生二胎,一个‘想出去看看’。今年,我认识的另外三个小学老师也辞职了,一个辞职去当了律师,一个找关系去了文化局,还有一个去了网站。”8月3日,丰台区某小学教师韩燕(化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老师,很多时候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大部分教师在校身兼数职,收入不高,压力又大。

就此,北京实验学校教师秦怡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教师辞职的原因是由教师职业本身造成的。第一,教师收入不高,虽然这两年教师的收入确实有所提高,但从横向来比较,教师群体的收入不算高。第二,在整体的职业发展生涯中,教师属于职业发展周期较长的行业,加上现在职称政策的规定,短期内教师的上升空间比较小。”

根据国内某薪酬网数据显示,北京教师平均工资7190元/月,上海教师的平均工资为7090元/月,深圳教师为7020元/月。其中,月薪在6000-8000元区间最多的,三地教师工资水平名列三甲,其他地区普遍在3000元/月—5000元/月之间。

“收入低和上升空间受限是教师辞职的主要原因,但是,数量逐年增多的原因则是源于时代发展所发生的变化。”秦怡萌表示,首先,教师队伍发生了变化。近两年,学校开始以学历为基础,以北京地区为例,高学历可以解决户口,为此,名校高学历毕业生一股脑地涌进教师招聘会的现场,大多数求职者只是为了户口,合约一到,辞职甚至违约离开的现象难免增多。其次,教师所面对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国际化、个性化、现代化的要求接踵而至,对于教师而言,挑战无处不在,脑力、体力、心理三重大山在近些年愈演愈烈,教师职业的“高危性”更加凸显。再次,辞职后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现代社会的发展滋生出许多新兴的职业,教师辞职后有更多选择。

据记者了解,部分地区甚至出台政策规定,教师从公办学校跳槽到民办学校将不受限制,相应的人才流动体制机制障碍已被破除。与此同时,为了吸引优秀教师的加盟,很多民办学校开出了相当丰厚的价码,大部分民办教师队伍的骨干教师都是从公办学校“挖”过去的。

教师身份有待强化

其实,教师流动和其他行业的人才流动一样,属于正常现象,但不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逐年增多的骨干教师的流失都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教育部门在分析其背后原因、尊重教师自主选择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其中,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也在之列。

早在2015年,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而是全国统考,同时,将教师资格终身制改为“三年一考”、“五年一注册”。

其实,在许多发达国家,教师执照考试是一项很难的考试,往往比公务员考试竞争更激烈,获取教师执照比进入公务员队伍更困难。但是,我国从2001年开始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以来,认定标准一直相对宽松,且尚未规定教师资格的有效期,进而导致教师身份固化,直接抑制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队伍的优胜劣汰,此次教师资格改革提升了教师的进入门槛,有利于减少教师职业素养不高、研究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弱化等现象。

据记者了解,在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之初,有数据统计,6地共有28.08万人参加了由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仅为27.5%。而试点前,通过率均在70%以上。

这类改革,无疑会导致教师队伍的流动,但是,同样倒逼其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育新理念的引领者和教育改革的探索者,从而更加稳固核心教师队伍的形成。

“从我的个人感知来看,上海这方面的改革力度比较大,教师职业吸引力与日俱增,上海社会人员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王健表示,上海的一份调查显示,六成的白领表示工作压力大,他们所希望换的职业中,教师排在首位。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本中之本。据记者了解,近期的事业单位去编制改革便并未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

“义务教育阶段明确不但不要去编制,还要强化教师的公务员身份。”王健表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7年工作重点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吸引力,多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社会与经济地位,特别强调全国所有的师范院校不允许去“师范”二字,这个导向可以看出,国家在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记者同时了解到,近年的“两会”上,建议“中国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教师职位的公办教师的身份确认为国家公务员,实行教师城乡轮换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其中明确表示,“教师公务员”制度如能推行,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解决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偏低的问题,同时有望实行城乡教师轮换,实现教师资源合理分配。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