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生产工艺 推动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林宗楷 实习生 陈仲宜)8月10日,规范工艺《地理标志产品 潮州手拉朱泥壶》市级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审定,生产这是推动我市第二次评审通过的市级地方标准,也是产业我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一项重要成果。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发展作为潮州工夫茶冲泡的规范工艺主角,长期以来是生产潮州人喜爱的茶具。如何更新技艺,推动在传统基础上创造出更具潮州地方特色的产业手拉朱泥壶,是发展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该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潮州手拉朱泥壶的规范工艺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生产原料要求、推动工艺要求、产业质量要求、发展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该标准保护范围为潮安区龙湖、浮洋、凤塘、古巷、登塘以及湘桥区凤新街道、太平街道等14个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主要采用产自潮州市枫溪、凤塘、浮洋等区域内的朱泥,呈土黄色及紫红色,可塑性强,氧化铁含量大于6%。此外,标准中增设抗热震性16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的质量要求是一大亮点,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该标准的发布,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潮州手拉朱泥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潮州手拉朱泥壶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推动潮州手拉朱泥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传承发扬潮州特色工夫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