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医院:甲流高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减少

  入冬以来,记者甲流全国多地存在多种呼吸道病原交替或者共同流行的走访支原态势。2024年一开年,广州高“甲流刚好又中招乙流”话题登上热搜。医院

  日前,肺炎南方+记者一线走访广州多家医院时发现,体感近期流感患者确有大幅增加,染减门急诊多数患者是记者甲流感染了甲流病毒,根据医生观察,走访支原短期内先后感染甲流乙流的广州高病例并不多见。多家医院就诊量虽有较大上涨,医院但通过优化诊疗流程,肺炎有效缓解了就医需求压力。体感

  趋势:肺炎支原体流行强度下降,染减流感正高发

  下午5时,记者甲流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及儿科候诊区坐满了人,大多为10岁以下的患儿。南方+记者观察到现场就诊人数虽多,但诊室叫号快,就诊流程顺畅。

海珠区妇幼保健院。

海珠区妇幼保健院。

  检测报告自助打印机前,刘先生正在打印儿子的检测报告。刘先生说,当天中午他的儿子突然发烧,高达38.8摄氏度,由于怀疑孩子得了流感,下午便带着他来看医生。

  “我们4点钟左右来到急诊,等了一会儿就看上了医生,然后做检测、拿报告,前后花了不到1小时的时间。”刘先生说。

  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梁燕清表示,近一周,医院儿科门急诊呼吸道疾病就诊量增多,大部分为流感患儿,以感染甲流病毒为主,掺杂零星的乙流病例,肺炎支原体患者数量明显减少。

  晚上8时50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急诊医学科候诊室坐满了各个年龄层的人,以中青年人居多,咳嗽声此起彼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急诊医学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急诊医学科。

  “最近班里得流感的同学挺多的,我马上要艺考了,不敢乱吃药,直接找医生看会更安心。”刚走出诊室的高三学生小江说,昨天下午她高烧39摄氏度,伴有咳嗽和全身肌肉酸痛。眼看症状没有减轻,她和妈妈就于晚上7时来到医院现场挂号。

  经过医生诊断,小江被确诊为流感。“最近是高峰期,医院人多很正常,候诊时间比我想象中还要快一点。”她说。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正飞表示,近期北院区发热门诊的每天来诊量与同期或前几个月相比,有逐渐上涨的趋势,其中儿童急诊量有所回落,成人急诊量有所上升。

  杨正飞介绍,在他接诊的患者中,多是感染了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也有一些患者是感染了常见的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

  另外,南方+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目前门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以感染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为主。

  重复感染:临床上少见,学龄前儿童确有发生

  近期,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先后感染甲流乙流的经历。真实情况如何?

  “目前,我没有遇见过在短期内先后感染甲流和乙流的患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说,感染病毒后是否发病受各种因素影响,如个体免疫力、感染病毒的数量、病毒株的毒力等。

  彭劼表示,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短期内先后感染甲流和乙流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对于抵抗力很弱,自身免疫力不足以预防下一个病毒株感染的人群来讲,可能会出现先后感染两种病毒的情况。

  “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属于同一种属,基本上不会同时合并感染。”杨正飞也表示,他们遇到的更多的是病毒混合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的患者。

  而在梁燕清接诊的患儿中,存在少部分一两个月内反复、交叉感染的孩子,比如一个月前感染了肺炎支原体,最近又感染了流感;或是感染甲流后,隔了半个月又感染了乙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梁燕清分析与孩子们免疫力弱有关。她说,去年10月份出现了一个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峰,有些患儿的免疫力下降,导致他们可能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梁燕清发现,出现重复感染的多为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免疫力比较弱,加上每天和同学密切接触,就容易再度感染病毒。”

  因此,杨正飞建议,患者感染病毒后,要休息好,多喝水,补充足够的营养,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让身体得到较好的调理,可以避免合并或者再次感染其他病原体。

  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彭劼表示,虽然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但它不是感冒,市民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若出现持续高烧39℃,体温两三天都降不下来的情况,或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及时来医院就诊。”杨正飞提醒,对于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和老年人,要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阻断因病毒不断复制而可能出现的对肺部、心脏等器官的损害。

  随着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公众对相关治疗药物的关注度也大幅提升。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呼吸二科主任吴健表示,没有基础疾病的流感患者对症处理即可,可选用1-2种普通感冒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具有退烧作用的药物成分大致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类。“如有发烧症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类退烧药选择一类服用即可,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另外,患者还可以根据自身不适症状,针对性选用缓解症状的其他药物,如喉咙痛可选择咽炎片;如咳嗽选择止咳药;如鼻塞选择通鼻剂等。

  对于普通感冒患者,杨正飞建议其不要盲目来医院看病,不仅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反而还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概率,不利于身体恢复。

  “我想呼吁公众减少不必要的‘疫苗犹豫’。目前,预防流感的最经济有效措施就是接种流感疫苗。”彭劼建议,还未感染过流感病毒的人,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高风险人群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杨正飞提醒,患者如果出现了感冒、发热等症状,非必要时不要去公共场所、上课或上班,如果必须要去,建议戴好口罩,注意咳嗽、打喷嚏的礼仪,不要造成交叉传染。

  “对于没有感染病毒的人来讲,如果自身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且没有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是没必要戴口罩的。”杨正飞提醒,对于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到人群密集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

  【采写】南方+记者 厉思璇 陈伊纯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通讯员】李晓姗 刘文琴 李玉红 张蓝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