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2000头醒狮出口东南亚 醒狮制作技艺助村民增收致富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敏立)彩绘上色、春节裁制绒毛、期间安装“狮”头……近日,头醒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楼镇村福楼醒狮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楼醒狮公司”)生产车间里,狮出收村民仍在马不停蹄地制作狮头。口东

  “年前接到的南亚订单,做到年三十都做不完,醒狮但大家也要回家过年。制作助村”近日,技艺记者走进福楼醒狮公司生产车间,民增30多位村民正专心致志地制作狮头。春节每年春节前夕是期间村民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抢抓时间,头醒扎制醒狮,狮出收完成订单任务,口东让客户能在春节期间用上来自楼镇村的醒狮。

工人在彩绘上色

工人在彩绘上色 图/黄敏立

  每年6000头醒狮畅销海内外

  “我们着急用,就自己上门来拿了。”两名特地从广州开车赶来拿货的老客户正仔细欣赏“新鲜出炉”的醒狮,兴致所至时还戴起狮头现场舞起来。据客户介绍,他们在几年前就从楼镇村购买醒狮,用旧之后就重新来这里购买,这次开车来要运走近30头醒狮。

  楼镇村彩扎醒狮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是河源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福楼醒狮公司厂长陈志卫介绍,今年春节,工厂将有2000头醒狮从林寨镇出口,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工厂年廿九仍然在加班加点,昼夜赶工。

  陈志卫介绍,福楼醒狮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村集体、全体村民和楼镇村醒狮制作技艺传承人陈金明家族共同出资创办。陈金明祖上三代都是做醒狮的手工艺人,其14岁时就跟从父辈入行,如今他这一辈中兄妹5人都在做醒狮。

  据悉,福楼醒狮公司实行全民股份制,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醒狮制作产业,主要生产醒狮、舞龙及以醒狮文化为题材所延伸出的各类产品;在教授当地村民技艺,为村民提供工作的同时,每年可为村民分红并增加村集体收入。

  一个狮头的制作要分几十个步骤,考虑到实际情况,福楼醒狮公司把原本繁琐的工序改良成容易上手的流水作业,把原本复杂的制作工艺变得简单易学,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引导村民自主安排时间参与醒狮制作,做到农业生产、第二产业就业、家庭照料“三不误”的共赢局面,极大带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让大家可以轻松在家门口从事醒狮制作。

  目前,楼镇村每年向国内外销售6000头醒狮,醒狮产业带动3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民平均月收入可达3000至4000元。

工人在裁制醒狮绒毛

工人在裁制醒狮绒毛 图/黄敏立

  “楼镇造”醒狮曾登上春晚 

  近年来,福楼醒狮公司充分发挥村镇富余劳动力优势,吸纳当地村民到醒狮生产车间务工,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效带动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通过‘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楼镇村成功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致富新路子。”陈志卫说,目前楼镇村637户家庭全部成为福楼醒狮公司股东,享受公司盈利分红,传统醒狮手工制作技艺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醒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经千年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楼镇醒狮也成为当地的产业名片,该村所产醒狮曾多次亮相绿博会、国际博览会,并“漂洋过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舞动海外华人“中华民族风”。“2019年总台春晚《百狮报喜贺新春》节目的100头醒狮表演道具就是我们楼镇醒狮。”陈志卫说。

  在楼镇村醒狮产业带动下,如今,和平县彭寨镇、公白镇、阳明镇等7个镇的12个村都成立了醒狮制作工作坊,吸纳带动近2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醒狮产业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