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制改革路线图浮现 员工持股是突破口,铁总正加速推进合资公司重组

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被中央放在前所未有的混合合资突出位置。”12月22日,制改总正重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革路公司

混合制改革路线图浮现 员工持股是浮现突破口,铁总正加速推进合资公司重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混合所有制改革被中央放在前所未有的员工突出位置。”12月22日,持股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突破推进

本月召开的口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加速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混合合资强化激励、制改总正重组突出主业、革路公司提高效率的线图要求,在电力、浮现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近日,开展第一批混改试点的6家央企纷纷表态加速改革进程。坊间亦有消息称,目前正在组织审议批复试点方案,其中4个已经批复实施。

这只是个前奏。12月20日,中石油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也在按照“1+N”模式,加快推进合资铁路公司重组。

中石油和铁总,均不在已经公示的第一批混改试点名单当中。据悉,第二批混改试点正在酝酿当中,越来越多的“大块头”正在加入国企改革的行列。

突破口

李锦对比中央文件中关于混改的提法发现,过去的提法是,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它上升到“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认为,在国企多项改革当中,只有混改是跟外部结合的,其他诸如两类公司试点、董事会选聘高管试点等都是内部的、技术性的调整,因此混改更具有战略意义。

事实上,早在2014年7月,国资委便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两家央企率先开展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

“这两年一直在试点,已经试点了两年半,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结果也不清楚,重点不明确,很多人不敢行动,处于等待观望状态。”李锦对记者说,“混改被屡屡重视,又屡屡停下。”

在李锦看来,混改始终处在规划、试点阶段,而没有进入“施工”阶段,2015年基本上停了下来。李曙光告诉本报记者,混改并没有实际操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也提到了国资改革和两类公司改革试点,但赋予“突破口”意义的唯有混改。李锦认为,之所以突出混改,主要是因为其对形成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产权多样化等具有“牵引作用”。

“‘突破口’意味着混改将优先于国企改革的其他方面,率先拿出实际行动,重点完成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外资资本的混合。”李锦称。

日前,国资委党委召开会议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在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近日调研中石油时称,油气改革体制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订之中。

混改大势所趋。广发证券认为,混改的逻辑在进一步加强,包括央企混改试点趋于扩大、地方模式创新、市场化混改破除“改革红线”之虑等。

试点名单

今年2月25日,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媒体通气会上透露,2016年上半年,国资委将确定混改首批试点企业,并着手制订试点实施方案,下半年正式启动试点,稳妥有序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但试点名单并未在上半年如期而至,大半年过后,首批混改试点企业才公之于众,牵头的也不是国资委,而是发改委。

9月28日,在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同志主持召开的专题会上,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中央企业和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列入第一批试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做了详细介绍。

记者梳理上市公司公告发现,去年9月,东方航空与达美航空签署《关于达美航空战略入股东航认股协议确认书》,拉开了航空国企混改的序幕,今年又引携程入股。

而南方电网公司则率先在增量配电领域成立混合所有制供电企业。中国核建在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中提道,争取在3-5年的时间内,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方面取得决定性成果。

平安证券认为,目前第一批混改试点已进展至审议批复阶段,正式试点文件很可能在12月推出。

而在本月早些时候,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姜正新向记者透露,中国联通混改方案仍在商讨阶段,在合作伙伴选择方面将选择业务互补性强的合作方进行合作,这将有助于联通及合作伙伴业务快速发展。

此外,还有国资委牵头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据李锦透露,国资委在今年年初就计划在央企层面选择10户子企业,指导各省市分别选择10户企业开展试点,估计试点名单会在年内出台。

今年8月召开的通气会中,国资委提出,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首批试点原则上在2016年内启动实施,成熟一户开展一户。

混改路径

一旦推行混改,仍然绕不开“谁主导”的老问题。李锦预计,垄断领域有望最先在销售端和新增板块引入社会资本参股或合营。

但对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深有感触。他在2014年将民资入股上限设置为30%,这已经是他能做的最大限度了。最近当被问及如何评价自己曾经主持的混改时,傅成玉说,很多人骂他把最好的国有资产卖了。

“即使采用增量改革的办法,也回避不了是民资主导国资,还是国资主导民资的问题,现在看来,如果还是国资主导的话,民资肯定不愿意进来。”李曙光说。

李曙光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把员工持股作为混改的一个突破口。他认为,明年在主导权的问题上不会有太大的突破,但在员工持股上会有比较大的突破,这样可以把外部性的战略转化为内部性的技术调整。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也认同李曙光的观点,他表示,产权结构合理是公司治理有效的最根本的、最基础的要求。

“所谓的混合所有制,最有效的混合所有制是管理层和员工的持股,而不是和外资及其他资本的混合,因为这样的持股能够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所以它的效率最高。这一点,我想在2017年应当成为改革最主要的形势。”楚序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