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纪录片高质量发展,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举办圆桌对话

11月17日下午,何推会举话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圆桌对话活动在珠海举办。动纪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武军,录片量发录电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副总经理朱勤效、高质珠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闵云童等出席活动。展华桌对

圆桌对话以“新时代 新影像 新机遇——新传播环境下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语纪影挑战与应对”为题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办圆交流。活动由《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锋主持。何推会举话

朱勤效代表主办方致辞,动纪他表示,录片量发录电作为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的高质焦点对话,是展华桌对为纪录电影繁荣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的重要途径。希望以焦点对话的语纪影举办为契机,搭建一个共谋发展、办圆共享机遇、何推会举话共绘未来的互动平台,增进业界同仁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分享中深刻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和艺术创作规律,努力提升华语纪录电影的创作创新水平,推动华语纪录电影更好地把握趋势、抓住机遇,为纪录电影与时俱进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在交流时表示,纪录电影是一个国家的相册和时代的影像,也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纪录电影是兼具真实性、艺术性、人文性的影视艺术类型。新时代波澜壮阔,纪录电影不应缺席,希望纪录电影人聚焦时代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潜心创作精品。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原副总经理郭本敏围绕“新时代纪录电影发展需要提质增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创作者要满足观众对重大、揭秘、厚重、热点类题材的预期,让“精深、精思、精巧、惊奇”成为纪录电影品质的标签;充分发挥纪录电影长链条、多层次的优势,将纪录电影做成纪实影视王冠上的明珠,用明珠效应带来美誉度和市场契合度。

北京欣欣向阳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欣然看来,纪录电影想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定要产业化,从前期策划、剧本创作开始全链条都可以用产业化串联,同时通过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化逐步形成。

“如何将纪录电影抵达观众的最后一米补上”是凹凸镜DOC联合创始人张新伟想与大家分享的话题,他说,在很多新媒体平台,观众是有纪录电影的观看需求的。希望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让纪录电影和观众的桥梁建立起来。

与会嘉宾在探讨时认为,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迭代更新之下,纪录电影的制作、宣发、放映各环节应拥抱时代、紧跟市场,汇集资源、同向发力,共同为纪录电影事业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让纪录电影在国内有观众,在国际有声音。随着纪录电影放映渠道的日趋多元,注重对市场的调研分析,持续优化纪录电影的内容与形式;开辟纪录电影营销新赛道,培养受众对纪录电影的消费习惯和观看喜好,助力纪录电影“破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