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龙头企业助发展 公益超市塑乡风

  本报记者 詹妙蓉

  饶平县浮滨镇黄正村是决战决胜省定贫困村,在各级各部门的脱贫帮扶下,2019年,攻坚黄正村村民从原先破旧不堪、企业生活生产条件差的助发展旧村搬迁到新村居住,“安居乐业”梦想开始照进现实。益超同时,市塑黄正村充分发挥茶叶种植优势,乡风积极引导龙头茶企“驻村”,决战决胜扎实推行产业扶贫,脱贫探索农村“公益超市”项目,攻坚打造乡风文明新风貌。企业

  龙头企业助力产业扶贫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期,助发展黄正村贫困户杨志成一早就到茶园忙活。益超他说,市塑现在村里对贫困户推行茶叶种植“奖补”,自己种了6亩多茶园,每新种一亩奖补3000元。2018到2019年,这两年的收入比较稳定,每年大概3万元左右,相比原来的收入翻了两倍。如今,全村茶园面积已达400亩,比帮扶前翻了一倍。

  茶叶种植有规模,销路也不用农户发愁。黄正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蔡旭说,去年底,工作队找到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宋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寻求合作。黄正村有好茶叶,宋凰茶业公司有市场资源,双方达成合作协议,该公司以每年25万元承租价竞价,获得黄正村刚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的130亩集体生态茶园和茶叶加工厂三年的经营权,并在村里建设了宋凰单丛红茶(黄正)研发中心和宋凰精准扶贫示范基地。

  黄正村主要种植岭头单丛白叶茶,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和市场调查,宋凰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决定在该村主推单丛红茶制作。目前,基地已引进制茶自动化设备,技术团队全面进驻研发中心,不仅初步研发出单丛红茶,而且还对黄茶、白茶等茶种进行了成功研发,从茶叶种植、研发到加工再到销售进行全链条介入。    

  “有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带起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蔡旭说,宋凰在村里建立茶叶生产工厂,雇佣劳力打理茶园,按标准收购农户种植的茶叶;完成“黄正岭头单丛”品牌设计,力图将黄正村茶叶打造成为适应市场的品牌产品。同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设立农产品检测服务点,推动龙头企业代销,发挥龙头企业对贫困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消费扶贫纳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

  去年的黄正村交出了一张喜人的成绩单,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相对贫困户16户55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蔡旭说,接下来,黄正村将坚持系统思维,继续夯实产业帮扶工作,包含农事体验、茶文化广场等5个子项目的乡村旅游项目也已经完成设计方案,希望可以为黄正村持续“造血”。

  “公益超市”塑造文明乡风

  茶叶产业扶贫让黄正村村民鼓起了“钱袋子”,在全市省定贫困村中首个试行农村“公益超市”项目更塑造了文明乡风新风貌。有意思的是,这家“公益超市”不能用钱财交易,也不对外售卖蔬菜瓜果、日常用品,而是通过“公益积分”直接在超市内兑换生活必需品。这正是黄正村为了鼓励贫困户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而尝试的激励性举措。

  扶贫先扶志,“要我脱贫”不如“我要脱贫”。据蔡旭介绍,本着公益性和鼓励性,去年9月开始,全村符合要求的78户村民参与“公益超市”。村民可以通过发展产业、参与志愿活动、获得单位学校嘉奖等方式获取“公益积分”,由“村支委+工作队+村民代表”组成积分评比小组进行评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必需品和作为评选年度星级文明户依据。“公益超市”还体现奖罚分明,当村民出现赌博、斗殴等破坏乡风文明行为时,评比小组将进行扣分。

  试行半年来,黄正村“公益超市”项目成效初显——之前村民打扫卫生时“自扫门前雪”,现在主动参与村内环境整治,营造良好村容村貌;在外地读书且学业优秀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村的积分,增强了对家乡的归属感;还有村民主动找到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畅谈推广养殖业、旅游民宿等想法,为黄正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村通过“公益超市”项目组织集体劳动258人次、集体文体活动183人次、奖励先进学生5人次,并将年度积分作为依据评选了4户2019年度星级文明户,帮助贫困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促进村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随着黄正村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村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村民回乡生活创业热情越来越高。接下来,黄正村将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产业项目、改善民生条件、提升乡风文明,让项目焕发更强的生命力,让文明新风成为自觉行动,努力打造一个“村民和游客都可以回得来的美丽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