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创卫显成效 市容环境大变样

  村居里,猪圈、显成效市违章建筑等慢慢不见踪影,容环取而代之的变样是平地和新打造的景观;市场里,熟食、潮州创卫蔬菜、显成效市生肉、容环水产等功能区划分清晰,变样面貌焕然一新;韩江北堤上,潮州创卫卫生整洁、显成效市绿意盎然,容环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32811629076879780.jpg

如今的韩江北堤,卫生整洁,潮州创卫处处绿意盎然,显成效市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容环本报记者 陈宏文 摄

  自开启新一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我市全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市建设,针对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卫生面貌不佳等突出问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修道路、改市场、整环境、强宣传,着力补齐各项短板,并常态化组织城区街道(镇)创卫督查评比和“最差四个十”评比,以评促改,让城市旧貌换新颜。随着生活环境水平不断提升,市民对此称赞不已。

  走进湘桥区磷溪镇埔涵村的巷道内,昔日的猪圈、违章建筑等不复存在。埔涵村党委书记丁楚雄说,被评为潮州第二期十个最差乡(村)之后,埔涵村迅速召开“两委”会议研讨整改工作,率先从整治任务最重的涵井片启动整治。拆猪圈、清堆积、整卫生……自整治以来,埔涵村组织人力、机械和清运车辆深入各个角落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至今共拆除危旧房屋4间、乱搭乱建20多处、废弃猪圈100多个。

  巷道打通了,道路宽敞了,卫生死角干净了,村里的变化有目共睹,整治工作也得到村民的支持和点赞。谈及家门口环境的改善,丁伯掩不住喜悦:“违章建筑物不仅占地还影响村容村貌,给我们附近的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今整为平地,空旷了不少,村容村貌也得到提升。”

  自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通过常态化组织城区街道(镇)创卫督查评比和“最差四个十”评比,对整改成效优秀的给予表扬,对整改效果不明显的约谈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整改成效,广大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其中,第二期“最差四个十”共收到推荐“最差”信息3126条,共有61110位市民参与投票。在市民的大力支持下,“最差四个十”活动倒逼各相关责任单位全面清除城市环境卫生顽疾,成为我市创卫工作的“催化剂”,极大地助力创卫工作纵深开展。为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市创卫办决定在第三期“最差村庄(行政村)”“最差乡村沟渠”“最差乡村道路”和“最差农贸市场”等原“最差四个十”的基础上,增加评选一项“最差住宅小区”,目前评比活动正在开展中。

  创卫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方各面,除了以评选促整改之外,我市印发《潮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包联手册》,构建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同步联动工作格局;开展“创卫小记者”选拔活动,发动更多青少年力量参与创卫宣传工作,促进全民创卫。同时,我市建立反馈问题、落实整改、回访督导的工作模式。根据市委将创卫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的部署,加强督导检查,以督促改,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出台《潮州市创卫督导检查工作机制》,严格责任落实机制,对整改不力的,逐级按“曝光—约谈—纪监介入—问责”处理,提高刚性约束。今年来,开展巡查暗访104场次,共出动督查人员597人次,发出通报17期,办理群众投诉事项38宗。

  如今,街道干干净净,城市井然有序,潮州的市容环境大变样,而在创卫工作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群众也自愿加入到队伍中。“随着创卫工作的推进,我们的居住环境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除了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市民的素质也提高了很多,经常能看到车辆礼让行人。”市民黄先生表示,将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参与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中来,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 本报记者 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