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精灵”回来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欧亚水獭现身淇澳岛

日前,湿地精灵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欧亚水獭的回国活动影像。作为湿地等水生环境的家级旗舰物种,它的重点出现不仅是淇澳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良好的重要印证,更为研究这一物种在华南尤其是保护珠江口西岸的活动轨迹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科研材料。

欧亚水獭 图片(资料图)来源: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

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保护区2017年被列为广东省重要湿地,野生2023年被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列入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动物岛保护区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欧亚通过红树林生态修复、水獭生物多样性监测、现身重点野生动物专项调查监测等工作,淇澳湿地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湿地精灵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回国

“就在1月16日晚到17日凌晨,家级我们从回收的重点1700多段影像素材中发现了欧亚水獭的身影。当时整个团队都激动得睡不着。”该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工程师潘淑芳难掩欣喜。她告诉记者,红外相机拍摄到的欧亚水獭活动时间是2023年12月30日凌晨4点左右。镜头中的欧亚水獭扭动着肥硕却灵活的身体,一晃而过。而2022年,保护区范围内就曾在礁石边发现欧亚水獭粪便。该物种在广东的活动痕迹较为罕见,此前福田、横琴等地也曾有过活动记录。历经科研团队多年不懈的调查监测,才终于在淇澳岛捕捉到其活动的身影。目前岛上放置了20个红外相机,将持续对野生动物的活动进行监测,下一步关于欧亚水獭在淇澳的活动轨迹还将进一步做研究。

欧亚水獭粪便 图片(资料图)来源: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

据了解,欧亚水獭爱吃鱼,粪便常含鱼鳞片。已年过5旬的蔡少兴是淇澳当地居民,目前在保护区担任护林员。他回忆道,上世纪70年代,这种被当地人称为“车故”的野生动物还时常能在滩涂上遇到,它们有着良好的水性,往往喜欢偷渔民的打捞到的小鱼,而且喜欢夜行,见人也不太惧怕,因此渔民还给它起了“贼仔”“水鬼”等外号。后来由于人类活动,欧亚水獭逐渐销声匿迹,如今随着湿地生态环境获得良好保护,这种可爱的小生灵又再度出现,着实令人倍感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