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大家(2024年3月4日)

tqb2024030408.jpg

小河山烟云自供养

——伍立杨甲辰画展序

□张咏

癸卯岁阑,湾韵欣悉蜀中伍立杨兄将于甲辰仲春,年月举办“河山烟云”荣休画展,湾韵作为相识相知多年的年月老友,于衷心道贺之余,湾韵爰就所知,年月略就其书画艺事聊作阐发绍介,湾韵以告艺苑同道诸君。年月

 

世人皆以学者、湾韵文章家、年月民国史研究专家看待立杨兄,湾韵固只窥见其一端而已,年月殊不知其书画之高妙拔俗、湾韵超卓挺立,年月画名实为文名所掩。湾韵其天资聪颖、才华富赡,早岁肆力学文之外,分其余裕及于书画创作,深悟“学画当求造达古人之境界”,专攻山水、旁及花鸟,或水墨淋漓,或浅绛着色,或寸缣尺幅,或寻丈巨制,构思命意俱迥超时辈,莫不笔墨浑成、意与境融,于雅健之中兼饶秀润之气。以文章大家兼擅书画,且达至如此精妙古雅境地者,环顾当今文坛艺苑,实不多觏。

 

立杨兄出生于蜀中书香门第、艺文世家,因之家中自有许多历代名家字帖画谱等资料,可供其观摩研习,由此引发了他习画的浓烈兴趣。描画临摹既久,再加上饱读诗书、腹笥丰盈,既有深湛坚实的文学素养,复饱览前人名迹,所以很容易予以吸收消化,故其一下笔,就能够参透天机、逸气横溢,颇多作品可列为“神逸”之列。

 

立杨兄之绘事,嗜古而不泥古,师法传统复不为传统所囿。有论者谓其绘画取法于新安画派,此言良是,亦不尽然。其取径多端、变化莫测,有意融合南北宗,转益多师为吾师。筑基于两宋山水之雄浑博大,兼取元四家神韵,以及清代四王吴恽之优长,莫不心摹手追,穷其神髓所在,尤能脱去蹊径、弃芜存精,取其逸韵而自成一标格。于近人,则独喜黄宾虹,深得宾翁山水浑厚、草木华滋之深意,且尝与当代画坛巨擘、国学大儒范曾先生交游往还、追陪杖履,得范先生指授诗文书画创作赏鉴之道。故其所作,熔铸锻造古今于一炉,尽为我所驱遣,具有“气骨古雅、神韵秀逸、使笔无痕、用墨精彩、布局变化、设色清润”之妙,入古出新、指挥如意,自属意料中事耳。

 

说起中国书画,自来都是认为神之逸,初始皆先存乎其为人,而后表现于艺事。《论语》有逸民,庄子有神人,书画中之逸品,即不可以拘以常格,但必与内涵之人品有关。郭若虚曾说过:“窃观古之奇迹,多轩冕之才贤,岩穴之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此。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高,自不得不生动。”立杨兄之画作,亦俨如其人,具有古来士大夫安身立命、文以载道的高雅品格,是以能够脱略当今寻常书画家斤斤于名利地位之行迹,纯粹以笔墨,来寄托其胸臆间的跌宕磊落之气。

 

诸如《山川真趣》《大江烟雨》《峡江撷英》《山水清契》《春云似黛》《南溪新霁》《若溪春兴》等作,无不水墨淋漓、浑厚华滋,令人甫一展观,即为之心神畅爽。就中尤以《万里江山图长卷》为白眉翘楚,该卷横四百六十厘米、纵三十五厘米,单就尺幅而论,已然为伟岸雄强之巨作。画面多用水墨渲染,间接施以浅绛着色,笔墨意境则莽莽苍苍、横无际涯,将万里江山之苍茫壮阔、一望无垠的景象和盘托出,可谓今人描绘山水长卷的精绝之品了。

 

其笔力之浑厚遒健,固得益于传统功力寖深,更深层原因,乃观摩古书画名迹稿本多达万幅,故立杨兄视野恢宏开阔,眼高手亦高也。他对中国画史,尤其是明清以降士大夫文人画研习用力甚勤,其中对于清末“小四王”(王昱、王愫、王玖、王宸)之技术境界深有心得体悟,虽非美院艺校一类科班专业出身,却能跳脱出寻常学院派范畴之束缚,笔底工夫因之精湛深邃,绝非寻常画家者流所可梦见。

 

兹举一例说明。中国画的皴法,自宋元以来技法多样,如披麻、斧劈、卷云、雨点、解索、牛毛等等,细分下来不下数十种,争妍竞巧、各逞其能。立杨兄对于皴法颇有心得,博采众长、化为我有,在继承习练诸传统皴法之基础上,独辟新境、自拓衢路,研讨摸索出自家独有之皴法——姑且称之为“伍家皴”。其皴法多用枯笔焦墨,如渴骥奔泉、怒猊抉石,气象既苍且润。其行笔布置,瑰丽高寒、各极其致,参差疏密、丹碧掩映,宛如天造地设,不能增减一笔,而皴擦、勾斫、渲染、开阖、隐显、浓淡之法,无一不得古人神髓三昧。此可谓立杨兄“独得之秘”,绝非单纯沿袭摹仿某家技法者可与比拟,深为画家同道友人称赏。

 

且其山水画作,平时多喜作层峰叠峦、古木苍松之景,点景人物亦生动有致,笔力雄放、气势蓬勃,类乎宋代李成所创之枯木寒林图法,气象萧疏散淡,俨然有一种烟林清旷、萧散淡泊的诗境,与画意正相契合融贯、联成一体,反映出作者期求心志的宁静、精神的超迈,使人与自然在精神上得到美的合一。而其笔墨清逸之气,又往往具有上追北宋、下瞰元明文人画的韵致风味。

技法创新“伍家皴”之外,立杨兄的另一题材创新是“文意图”,亦其别开生面、新人眼目处。传统绘画中的诗意图,自唐宋迄今,成为一独特门类,立杨兄则不惯走寻常路数,翻转“诗意”为“文意”,脱略窠臼、创变出奇,非大作手莫能办。所谓唐宋八大家文意图,乃将韩愈《燕喜亭记》、柳宗元《游黄溪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洵《木假山记》、苏轼《前赤壁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曾巩《归老桥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八大家之传世名文,衍生幻化为苍老郁勃之山水佳境,再加以长篇原文题跋,文与图合为一体,最为识者拍案叹赏。以六尺对开之尺幅,挥洒自如、六法周详,画面结构莽莽苍苍、古趣盎然,大有陆放翁“鸾旗广殿晨排仗,铁马黄河夜踏冰”之磅礴气韵,所谓能于大处见本领,立杨兄得之矣。

 

此外,单就诗画的艺术而论,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从立杨兄的笔下,涵泳品味而得。尤其是他的题画诗词及跋文,大有晋唐人遗意,自具有一种超绝尘世、游心物外的格调。更由于多年来的游历敏悟,能深得江山之助,使其每题一幅画作,其上的诗文无不随手拈来,多介乎汉魏六朝之间,谨严闳肆与轶丽典则,兼而有之,赏心骋怀,皆极高寥。他的题款书法,多作小行书,魏碑意味甚为浓厚馥郁,姿调跌宕、生趣盎然,也很能得宋四家的笔墨妙谛。

 

甲辰龙年,适为立杨兄六十周甲之岁,于此际举办荣休画展,缅怀过往,用以展望将来,其意至善。我与兄自二〇〇四年相识缔交迄今,恰整整二十载,亦且兄与我二人皆生肖属龙,兄则年长我一轮,是为深有机缘。廿年以来,彼此间衡文论艺多有契合处,不独大有吾道不孤之感,且谊在师友之间,深感欣幸。因撰此文,敬贺兄花甲之寿,谨祝笔力益健、巧思迭出,文章著述与书画创作并驾齐驱,弟当乐见赓续有佳作,用伸我辈雅怀!

张咏江苏南通人,1976年生,199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现为南通大学生态文学所特聘研究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所撰书画评论及学术论文百余篇,刊载于《当代中国》《文艺争鸣》《收藏家》《万象》等期刊;随笔散文多篇,刊发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中华读书报》等。出版随笔集《草龙堂读书记》。

08tqb0304008_003_01_b.jpg

山水之间有清契(国画) 伍立杨 作品

 

豌豆

□黄三畅

我们这一带,把豌豆称为东豆,上世纪50年代的扫盲课本上有“滚滚东流扬子江”的句子,有些人就把前四个字读成“滚滚东豆”。豌豆属于秋播作物,和小麦一样,苗儿长出来后,也不怕霜雪冰冻,只是长得慢。到来年开了春,受到和暖阳光的抚慰,就激情迸发,迅速长叶、蹿苗,藤蔓边延伸边开花。可以延伸到四五尺长,只是匍匐在地,也不须打扦子让其攀沿上去。

 

豌豆苗尖儿可真嫩,掐下来做菜,堪称山珍。豌豆的花特别漂亮,形状大致像蝴蝶:垫底的两片是褐红色;上面的两片,粉白的底色上婉曲柔曼着细细的脉络,颜色浅红,像婴儿脸上的血管,圈成一个个不规则的长条图形。花谢后就结荚,由扁平而厚实,那是因为籽粒渐渐膨大了;一荚里面,可藏五六颗绿珠。

 

嫩豌豆荚是可以生吃的,连着还没有膨大的豌豆一起吃;豌豆膨大后还没硬老时是生吃的“黄金阶段”,不吃荚儿了,将籽粒儿剥出来吃,感觉是水嫩嫩、脆生生,味道是鲜中带点甜,最能解渴,当然也可以充饥。一直记得这样一件事。有一年,我和一个伙伴到野外采三月苞(学名覆盆子,供销社收购),两个人走得比较远,到了邻县的地界。快正午了,肚子饿了,我俩就走到一块豌豆地里,剥嫩豌豆吃。吃了几荚,忽然一声“晴天霹雳”:“谁叫你们偷豌豆吃!”原来是一个巡山的大人来了,说豌豆是他们生产队的,还说要罚我俩的款,没有钱,要剥我俩的衣服。我俩很害怕,哭起来了。后来那人笑着说,是哄我俩的,又问我俩是哪里的,还拿出两个荞麦粑,给我俩一人一个,又把自己带的竹筒里的水给我俩喝。然后又很严肃地说:“可以后要注意,公家的东西、别人的东西,不经同意就吃就拿,是不好的。”六月喝凉水,点点记心头,从那以后我常常告诫自己,在任何“好东西”的面前,要经得起诱惑,要能自持。

 

豌豆成熟后,就连着藤蔓扯回家。可以剥一些籽粒,煮熟以后,吃起来是粉的,也容易嚼。如果种得比较多,通常的做法是尝鲜之后,把藤蔓晾在通风的横条上,等荚儿基本干了,再搬到禾场上打。打下来、晒燥后的豌豆是浅黄色,筷子头大小一颗,滚圆滚圆,真是“滚滚东豆”;捧一捧在手里,还真舍不得让它们从手掌边沿指缝间落下去。

那些年,我们这一带种豌豆,是要在禾稻青黄不接的时候当饭吃的。我们村里一户人,有一年禾稻青黄不接的时间长,幸而多收了几斗豌豆,于是天天吃。那一户的一个小孩,不喜欢吃这种豌豆,而喜欢吃这样一种:把豌豆倒进一个沙罐,摸着罐柄在火苗上一摇一晃,罐里的豌豆蹦跳着,舞蹈着,喷出香味,就熟了。当然好吃啊!但因为只吃这种东西,一段时间后,他的身体就瘦下来了。后来禾稻收割了,有大米饭吃了,他还是嗜如命根,自然,大米饭的量减掉了。长此以往,身体发育就不良了,成了侏儒。

 

豌豆之“害人”,还有这样一个案例。

 

我们村有一个半大青年,很喜欢玩豌豆。玩着玩着,就玩出了花样。截一段手指长的麦秆,竖在两片嘴唇中间,头仰着,轻轻吹气,然后把一颗豌豆放在麦秆哨的上出口,豌豆就在那上面一起一落。随着他对气流的调节,起落的幅度就时高时低,高时至于一尺多;而且能让其在空中旋转。又由吹一颗到吹两颗,到吹三颗,还把它们染成不同的颜色。而他吹着吹着,居然吹出简单的音乐来。于是在伴奏的音乐里,三颗豌豆在竹筒上空上下腾跃、起舞。自然会引来观众。于是不满足在村里表演了,到外村去。观赏也不是无赏的了,而要讨点钱。这样,他就无心做别的事,而专业表演。当然弄不到多少钱,倒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

 

这也不是豌豆之过。

 

有没有“过”,全在于人,不在物。

 

这如今,我所在的城市,一些餐馆里以炒豌豆作为食客待餐时的消遣物,其优点是,没有像瓜子一样的壳,只管轻松享用。

黄三畅湖南省武冈人,湖南省作协会员。在《青年文学》《湖南文学》《芙蓉》《萌芽》《清明》《羊城晚报》等三十多种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若干。出版长篇小说《弦歌》、中短篇小说集《禁忌》、散文集《行今古城古州》等6部。曾获《羊城晚报》“花地”创作奖、《青年作家》文学奖、《桃花源》文学奖、《小溪流》文学奖等。

08tqb0304008_005_01_b.jpg

归巢(油画)   施维 作品

 

在博物馆(组诗)

□吴涛

拾穗者

那个在寒风里大街上弯腰

捡拾落叶

的清洁工

隔着寒冬清晨的夜幕看

就是米勒的名画《拾穗者》

 

观岩画

马是从石头上跑出来的

羊也是!

 

只要石头在,马便奔腾

羊也便咩咩叫

 

所以,刀无效,杀戮无效

 

玻璃

多有诗意!在一面厚墙上

他画了一面玻璃!而且是蔚蓝色的

 

此刻,正走过一个提水桶的人

探着头,朝玻璃里面看

 

在博物馆

是不是

遇见了故人

一件商代的青铜爵杯

隔着厚厚的玻璃罩

漫溢出了

浓浓的酒香

 

画火车

他在纸上画一列火车

突然,火车呜呜地

好像哐哧哐哧跑了起来

带着他要冲出这间屋子

四周一片晃动……

他赶紧用橡皮擦掉烟囱冒出的白烟

 

新的一天我又醒来

谢天谢地,新的一天我又醒来

阳光万物又赐予我光明

让我远离饥馑与死亡

我又能对世间道一声:你好

我想世间万物一定会收到我的祝福

此刻,阳光照在我脸上

照进我心里

我安静地享受着这种幸福

作为对一天的回报,我学着阳光的样子

对看到的,与想到的一切

投去阳光般诚挚的问候

 

叶子落下来

叶子落下来,

我站到了上面

 

原先在叶子上面站立最多的

是阳光,是月光

 

是那些看上去很微小的东西,

好像长着翅膀,如灰尘

 

周渔的火车

自从看了《周渔的火车》

他经常幻想着有一列绿皮火车

能开过来

他还到车轨边等了一天

好像在验证剧本的剧情

好像真的是在等待一列火车

那天上午,阳光四射

下午,荡漾着微风

那天,他一直想

如果周渔的火车真的到来

停下来吐出的白气

就是一首诗

 

岩画

在一块石头旁坐着

发了一会儿呆

突然捡起一粒石子儿

在石头上刻画了起来

 

这会不会就是岩画呢

 

如果这块石头存活三千年

三千年之后的人们看这些刻画

会不会像今天的人们那样

 

如果后人不解其意

找这首诗就行

 

苦菜

挖了一辈子

妈妈

苦菜,没挖完

吴涛祖籍山东莱芜,现在山西长治潞州区文联工作。诗人,1994年开始在《山西青年》《诗刊》《诗潮》等刊发作品。作品入选《中国口语诗选》《中国新诗排行榜》《21世纪中国诗选2001-2023》(亚美尼亚语版)等多个选本。有作品被翻译成英文、韩文等。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