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到2022年货物进出口规模稳定在220亿元以上

  本报讯 (记者 袁晓金)近日,潮州我市印发《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到年定亿行动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货物促进内外贸深度融合发展,进出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口规在新起点上推动我市贸易高质量发展。模稳到2022年,元上全市货物进出口规模稳定在220亿元以上,潮州比2020年年均增长10%,到年定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528亿元以上,货物贸易结构更趋优化。进出

  以贸易优化带动产业发展

  《方案》将促进贸易优化带动产业发展、口规强化产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工作重点。模稳支持陶瓷、元上食品、潮州婚纱晚礼服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特种陶瓷等产值超亿元的出口产业,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发展高质量、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打造一批省级出口名牌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施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认定一批“四梁八柱”民营企业和总部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打造更多“小巨人”“单项冠军”。

  如何招好商、引好资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大事,《方案》明确,要发挥“大招商”机制统筹作用,搭建招商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及时搜集、对接和服务好优质投资项目。优化贸易营商环境,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用好用足省市招商政策,推动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并购项目,重大外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总部企业项目落实我市。

  巩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潮州外向型经济特征十分明显,陶瓷、机电产品、婚纱等支柱产品多年畅销海外。为此,《方案》提出,深耕欧美日韩等市场,稳步扩大东盟、非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广交会、海丝博览会、粤贸全球系列境外展会等平台优势,加强与专业化、国际化会展机构合作,每年制定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更有企业意向性的重点展会市场开拓计划,支持外贸企业借力境外展会抢订单、拓市场、扩份额。支持企业用好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运用“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如何更好推动出口转内销,《方案》要求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国内重点展会活动的扶持力度,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重点推动我市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贸企业构建国内分销体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促进内外贸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检测认证等相衔接,推动同线同标同质,实现顺滑切换、融合发展。搭建线上线下内销平台,支持企业参加出口转内销商品对接洽谈活动,探索设立“潮州出口商品”专销区,集中展示销售外贸出口产品,提升潮货品牌国内影响力。

  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方案》也相应提出深入布局拓展国内市场、主动对接“双区”贸易资源创新要素、全面促进消费升级等具体措施。

  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要推进“粤贸全国”品牌工程,加大国内展会活动的组织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尚品家具展、国际精品陶瓷展、中国工艺美食展等展销活动;整合“平台+品牌+地市”资源,推进以“展中展”设立潮州专馆的参展模式,打造更具实效的“线上+线下”特色产品展示平台,提升潮货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国内线上线下重点经贸活动不少于10场次,到2025年累计带动企业推广营销超1200家次。

  在对接“双区”方面,借助“双区”优质市场和展会资源,搭建更加高质量交流合作平台,支持抱团发展、产业对接、互补招商和经贸合作,携手开拓国内市场。探索推动一批“老字号”企业在经济发达、人流密集城市的步行街、大型商超设立“潮州老字号商品”专销区。推动我市开放水平高、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申报省内自贸区联动发展区。

  在促进消费升级方面,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创造条件推动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支持牌坊街申报建设省级特色示范步行街(商圈),打造一批高品质商业步行街和特色商圈。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美食等消费主题,组织开展“春夏秋冬”消费促进活动。发展智慧零售、直播电商、无接触交易等新型消费,优化餐饮、养老、家政等消费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