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享发现宇宙“神秘访客”的四种方式

  近日,神秘访客第119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分享发现方式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勃以《地外宝藏—在地球上寻找陨石》为题作科普讲座,宇宙详细讲述了陨石的神秘访客构成、特点以及寻找的分享发现方式过程。

第119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宇宙主办方供图

  同样都是神秘访客陨石,但因来自太阳系各个不同的分享发现方式位置,其物质组成也不同,宇宙能够从各个角度阐释太阳系演化进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神秘访客张勃介绍,分享发现方式陨石可以细分为几百种不同的宇宙科学类型,例如大类和子类,神秘访客子类里面还可以分出不同细化的分享发现方式类型。

  星星挂在天上也会藏在地上。宇宙张勃分享了其从事陨石搜寻工作十多年中,发生的有趣、危险、离奇的事情,并总结了自己寻找陨石的四种方式。首先是目击,并非每天都有陨石或者火流星陨落,但那些被目击的火流星具有纪实性,每天都有大量的行车记录仪和手机等电子设备记录下相关视频。其次是发现,这需要一定的运气,沙漠中的牧民或外出露营的人可能会在野外意外发现非常突兀的石头。第三个是史料,现代研究陨石的单位可能是天文台或大学,明清时期是钦天监,汉朝或更早时期则是太史令等,从史料中可以发现很多与天象、陨石相关的记载。最后是线索收集,这需要人们主动联系并提供相关线索。

现场观众。主办方供图

  过去十年,中国发现了许多陨石。2016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出现了一颗,据当地居民描述,当时掉落的这颗陨石有点温热,且黑得发青,它被带回实验室化验后发现是来自于火木之间的一个小行星,陨石的主体被保存在了当地的博物馆。2018年6月1日,一颗陨石掉落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有民众拍摄了视频并传播,张勃等人第二天赶到了现场,当所有人都在麦田里找陨石的时候,有一位老太太却在后山采茶时意外发现了主体,科考队通过这个陨石坑就可以回溯它的母体原来在太阳系的位置。2020年在西藏,有一颗陨石的主体至今仍未被找到,因为它所掉落的位置极其危险。然而,通过研究这块陨石爆炸产生的碎片发现,这块陨石是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转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2022年,一颗48公斤的陨石掉落在甘肃,它是中国截至目前,单体陨落小行星个体最大的一颗,将来也会在展览中展出。最近,中国还发现了一颗与众不同的陨石,可能来自4号小行星、火星、地球和月球等多个区域的母体。接下来,将针对这颗陨石展开科研工作。

  “经过大约十年的发展,中国的陨石科研水平已与欧美相当。去年,中国建成了自己的实验室,未来许多科研内容将无需再依赖国外实验室。”张勃说。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邹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