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演三场!民族舞剧《红楼梦》登上珠海艺术节展演舞台

一部红楼深似海,连演楼梦万千红迷为痴狂。场民梦未醒,族舞珠海仍在续。剧红节展作为第三届珠海艺术节展演剧目,登上26日-28日,艺术演舞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将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连演三场,连演楼梦再现“大观园”中青春王国的场民奇迹。

图片

民族舞剧《红楼梦》在尊重原著的同时,用更年轻、剧红节展更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追求的登上审美,为其注入独特的艺术演舞现代人文气息。叙事上,连演楼梦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特色,场民将剧目分为十二章节:入府、族舞珠海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十二舞段各有题名,各自独立又可串联成篇,共同谱写钟鸣鼎食之家的兴盛与倾覆,展示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据介绍,本剧将宝玉的情节相对弱化,从《入府》时贾府女性的初亮相,到大观园中诸芳众生相,用大量篇幅呈现十二钗。舞剧还有意打破一时一地的故事场景,让十二钗以各自最有代表性的姿态齐聚舞台,再加上复古风的道具与唯美的舞台设计,每一次定格,舞台画面都犹如一幅精致的古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游园》章节,大观园的姑娘们简直太好看了,造型美、服饰美,每个人的走位也好看。我们都沉浸在舞剧营造的唯美的气氛中。”中场休息时,观众李女士和同伴兴奋地说。

除了表现原著的经典场景,舞剧的呈现也有创新。《省亲》一场中,一件件古代命妇所穿的礼服有如沉重的枷锁,放置在舞台之上,灵动的舞者将自己“装”进服装后,立刻变成牵线木偶,机械起舞让人感到不适,但这种“不适”正与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十分契合。

在舞美布置与造型设计上,本剧多处运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古典符号,每一样服饰、布景的形象与色彩,都忠实还原原著原笔原意。在人物刻画上,将女性与花的生命联系起来,使鲜花的意象贯穿全剧,并且在每一位女性角色的造型和服装——尤其是云肩设计中体现。以花的绽放与凋零比喻离合悲欢,充分展现了原著的人性美与悲剧美。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次中式美学新译。

图片

演出正式开始前半小时,《红楼梦》在剧场中设有暖场表演。舞台上一条长桌摆开,金陵十二钗身穿剧中服装依次登台,每人手持一枝花,款步走至台前,在长桌上的花瓶前驻足。

“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当今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感兴趣,也能在剧中找到情感共鸣。”该剧导演之一李超表示,《红楼梦》能热演百场,真正体现了经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