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依然!斗门甘蔗迎来上市时节

俗话说:“秋日甘蔗赛过参。甜蜜”在秋冬时节,依然迎上吃上一口甜脆多汁的斗门甘蔗,是甘蔗既甜蜜又养生。近日,甜蜜随着气温下降,依然迎上斗门甘蔗迎来了上市的斗门时节。

甘蔗的甘蔗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冬夏温差大,而斗门水网密布,甜蜜雨量充沛,依然迎上阳光充足,斗门土壤肥沃,甘蔗冬夏温差大,甜蜜正是依然迎上种植甘蔗的好地方。现在区内种植的斗门甘蔗多为青皮果蔗。相比于常见的紫皮甘蔗,青皮果蔗的纤维更细,皮更薄,也更加甜脆多汁,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甘蔗品种。在斗门下洲村、上洲村和小赤坎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甘蔗,而下洲村更是有“甜甜村”的美誉。

沿着下洲村的主干道往后山走,一片片挺拔青翠的蔗林随即映入眼帘。蔗林旁,村民韶伯正在给几个前来购买甘蔗的客人削甘蔗。

韶伯的“甜蜜事业”。

韶伯是土生土长的下洲村人,也是村里的甘蔗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也许是因为下洲村水土不同,所以和别的村相比,下洲村的甘蔗不仅更加清甜多汁,而且还有一股清香果味,因此很受欢迎。每到秋冬时节,村里总会有络绎不绝慕名来吃甘蔗的客人。去年,就有几个澳门游客特意来田里买甘蔗,他一下子就卖出去100多斤。

据了解,下洲村是斗门少数有一定种植规模蔗田的村子。目前,下洲村有30余亩蔗田,每亩产量1.5万斤左右,田头价大概为每斤2元。

在下洲村隔壁的上洲村也同样种植甘蔗。但和下洲村不同的是,村民们的甘蔗种植数量不多,并且大多数村民种的甘蔗仅供自家人吃,只有少部分会对外销售。销售时间也有讲究,那就是在春节前后,村里开展赏花活动的时候。在赏花活动期间,村民才会拿出独家珍藏的甘蔗,卖给游客。

斗门甘蔗甜脆多汁。

小赤坎村因为紧邻省道S272,来往车辆多,甘蔗市场广阔,所以村里的甘蔗种植面积也不小,约50亩。每到甘蔗上市的季节,省道S272就成了一条“甜蜜大道”。村民们会在路边安全的地方摆上甘蔗摊,售卖甘蔗或现榨甘蔗汁。甘蔗摊背后的甘蔗田就是村民最好的广告。经常有司机禁不起这种甜蜜的“诱惑”,要买上几根甘蔗或者几瓶甘蔗汁,尝上一口甘蔗的清甜,才意犹未尽地开着车离去。

据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斗门制糖产业兴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甘蔗,甘蔗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最高峰时,斗门有5个糖厂,15个蔗区,平均年产白砂糖10万吨,并被国家糖办授予“全国最甜县”。虽然现在斗门的甘蔗种植面积不如从前,但斗门的“甜蜜事业”并没有终止,下洲村、上洲村和小赤坎村的村民依旧用行动在延续着这份甜蜜。在过年的时候,也依旧有斗门人会从田里砍几根完整的甘蔗或者从市场买几根完整的甘蔗放在家里,寓意着“一年从头甜到尾,节节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