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1+8”人才制度体系

  本报讯 (记者 杨燕芳)顶尖人才每年薪酬不低于150万元;人才最高可享200平方米周转房、构建30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公积金贷款5倍提额;子女可在全市或所在县区任选公办学校就学……记者日前从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获悉,制度潮州重磅推出系列人才新政,体系出台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总纲性文件、构建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机制文件以及高青人才引进、制度优质服务保障等8个“韩江人才计划”专项制度,体系构建涵盖引育留用全链条的构建“1+1+8”人才制度体系,以真金白银的制度投入、真心实意的体系服务,倾力打造粤东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构建全国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地。制度

  2025年全市人才数量实现倍增,体系教育强基人才行动引育优秀人才1700人以上

  人才资源是构建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力是制度发展核心竞争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总纲性文件明确了今后我市人才工作的体系奋斗目标,要求2025年全市人才数量实现倍增,2030年人才对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35年成为粤东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全国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地。围绕这一目标,我市推出六大人才行动,涵盖教育、医疗、科技、产业、文化、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涉及民生福祉的教育医疗方面,文件还明确提出了引育人才的具体指标、完成时间节点,对教育医疗人才的渴望可见一斑。文件要求,教育强基人才行动要力争到2025年引育优秀本科、硕士人才1700人以上;医疗提质人才行动要力争到2025年引进优秀本科以上人才500名以上,其中市直三级医院每年引进博士不少于2名,市直医院每个科室拥有1-2名硕士人才。

  压实“一把手”政治责任,发出潮州狠抓第一资源的“最强音”

  潮州要想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本要靠创新,核心就是人才。全新的“1+1+8”人才制度体系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台了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机制文件,意在压实“一把手”政治责任,发出潮州狠抓第一资源的“最强音”。

  文件要求,要强化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各县(区)党委、承担人才工作职能较多的部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其他部门设置人才工作专员。要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全市人才工作调度机制、人才统计分析机制和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每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述职”对人才工作进行跟踪督查。要压实党管人才工作责任,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纳入绩效考核、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挂钩。要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吸纳,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实施“韩江人才计划”,释放潮州招引人才满满诚意

  为吸引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到潮州实现梦想、施展抱负,我市还从人才引、育、用、留等方面大胆创新,计划推出8个“韩江人才计划”专项制度,出台含金量足、操作性强、吸引力大、普惠面广的人才政策大礼包,释放出潮州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引人才的满满诚意。

  据介绍,此次的政策打破了原有简单的专业和学历认定的模式,将重点引进的人才按照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分为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5个层次8个类型。

  从大家普遍关心的待遇水平来看,顶尖、杰出、领军人才每年税前薪酬总额不低于150万元、120万元、70万元;骨干人才和博士、博士后人才聘期内一般分别享受每年30万元、15万元生活补贴;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等青年人才每年可享受2万—6万元生活补贴。

  同时,为保障人才在潮州能够安居乐业,我市还大力整合各类人才服务资源,构建全新“潮州优才卡”人才服务体系,精心设计专享、共享“两类清单”,创新设置安居、乐业、康养、畅游、文娱等五类18种高品质服务项目,为人才提供优质暖心的服务保障。人才最高可享200平方米周转房、30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公积金贷款5倍提额;子女可在全市或所在县区公办学校任选就学;配偶就业可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安置或每月2000元待业补助;重点医院设立人才医疗保健服务专区,专属医疗团队,健康顾问,导医导诊。未来,潮州还将打造一批舒心无忧的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社区式综合生活服务,打造干事创业、乐享生活的“朋友圈”“栖息地”。